《移民去火星》
没错,就是移民去五千五百万公里外的那个红色星体,这不是开玩笑,美国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会在2030年向遥远的火星送出第一批地球移民。上网时经常看到朋友戏称自己为火星网友,他们的虚拟身份即将成为现实。
读到这条新闻,一定有人惊呼,人类已经发展到尽头了,这情景和当年钻木取火成功的那一刻非常相似,看着从木头上升起的袅袅青烟,也有一批戴贝壳项链的人满面惊愕,他们跪地而呼,人类已经发展到了尽头。
宇宙无限,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将永无止尽。早就有人预言,未来的某一天,从地球到另一个星球旅行,就像从中国北方到南方去观光一样便利。没想到这位先生一语成谶,他描述的那个时代即将来临。
美国人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之日,那位叫阿姆斯特朗的宇航员没有看到中国古人所描述的广寒宫,没有嗅到桂花树的幽香,但的确有一座清丽的环形山酷似曼舞的嫦娥。她黄裳眩目、裙带当风,推荐人类去火星,说那里有运河和金字塔。月中嫦娥的仙乐神喻燃起人类继续探索的激情。
若干年后,各种火星探测器却并没有在那个红色的星球找到运河和金字塔,这里没有一堆垃圾,没有一爿败叶,没有一滴污水,没有一条死鱼,土壤下没有一星陶器与竹简,这是一片真正的处女地,先秦诸子、希腊诸贤得理想是否可以在这里实现。老聃的小国寡民,镜花缘中的君子国,聊斋志异中的仙人岛,陶渊明的桃花源,曹雪芹的大观园,柏拉图讲述的亚特兰蒂斯,美国人设想的潘多拉星球,包括托马斯的乌托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可以在那里施展抱负。那或许是可以按照人类的意志重新规划设计的乐土。
在大批移民到达火星之前,尚需对这个星球进行改造,令其一步步达到环境地球化临界点,倡导火星移民的专家认为,要利用温室效应使火星升温,要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然后在封闭条件下培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氧气。这个过程或许要一千年的时间。
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类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将火星折腾得和地球一样乌烟瘴气。但也有人相信,如果合理开发建设,火星会成为我们鲜花遍野的第二家园。
不管怎样讲,移民工作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有序地进行,农夫、牧民、手艺人或许更适应做第一批移民,他们较常人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但他们完全不必像地球上的原始居民一样刀耕火种,有无数随他们一起移运到火星的现代化工具可以使用。
以后从地球到火星的漫漫旅途中会出现一艘又一艘装满各种鱼卵虫卵以及怀孕的兽的运载飞船,其规模足以媲美诺亚方舟。
当移民们往那些清澈无物的纯净水一般的河湖里放鱼卵时,他们的感觉一定非常奇怪,就像将上万吨鱼卵投一个入巨大的水族箱,他们也播撒树种与草籽,整个火星像一个规划中的公园。
然后森林、草原、江湖、瀚海都会有,禾稼、牲畜也会有,农庄、城市、工厂、发电站、超级市场会一应俱全,游泳,做美容,看电影,打高尔夫,夜间有流光溢彩的霓虹,黎明有拨开雾气的第一班城铁,和地球完全一样的生活方式。但地球人带去辉煌文明的同时也带去了遗传病、寄生虫,赌馆、妓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愿这颗被古人认为是主兵戈杀伐的星体上不再有战争与杀戮。
最初的火星人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星体上一定会感到孤独,他们只有自己创造出亲人。
便有第一个火星婴儿呱呱坠地,鸟类在林间孵化第一枚蛋,鱼虾在湖海留下亿万颗卵粒。
清新的空气,甘冽的泉流,紫岚氤氲的原野。不久那里也会竖起第一代火星人的墓碑。碑上的文字记载了火星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第一朵欢笑,第一掬眼泪。
尽管先民都来自地球,但火星上的人类依然被我们称作火星人。这就像两百余年前的美国。世界各地的移民陆续到了新大陆,多年的融合之后,他们不再是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中国人、坦桑利亚人,现在一律都是美国人。
第一批火星移民操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他们到了火星很快会发现一个问题,地球上的语言很难去表现这里的一些风物,一些新的情感体验,因此地球上的语言不再适应这里的交流与表达,火星上很快会会产生崭新的火星语。除了语言,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历史与艺术,以及自己的诗歌与代数。
从火星上出生的那批孩子,火星才是他们的家园。他们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荣辱观。火星会拥有自己的文明。
从长远来看,地球人会从此将拥有自己的第一个竞争对手,火星人。火星文明的蓬勃发展,也会加速地球村的形成,那时候地球会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每一个地球人仰望星空的时候,会想到火星人也在仰望地球,他们正欣赏着隐隐绰绰的长城和神殿。
宇宙间从此热闹非凡,日后举办星际运动会,参加的便有地球代表队、潘多拉星代表队、OGLE-2005-BLG-390Lb星代表队……
东道主是火星代表队,经过多年的开拓与建设,不再荒凉的火星开始向宇宙展示它的独特魅力。这里有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江山意境,有欧洲油画里的麦田和葵花地。这里也继承了春秋的编钟,莫扎特的小提琴。或许也会有地球文化公园,陈列着地球人的一切古董,从火药到核武器,从青铜马车到蒸汽机。还有非常地球化的建筑群,就像北美与欧洲的中国城,往往比中国还中国,但那些东西恰恰不是真实的中国,过分的精雕细琢使它失去了本来的气象和韵致。同样,地球公园也并非是真实的地球。
比起地球来,这里有新的矿藏、新的能源,新的植被,新的气候、土质也造就了一些新的物种,在这里,桔子可能是咸的,猪毛可能是绿色的,艳丽的会唱歌的苍蝇可能像金丝雀那样被豢养在笼里,鼠可能以猫为食,而杂食的猫则可能危祸仓禀。你要是翻开几本地球上的旧书,告诉火星上的孩子们桔子是甜的,苍蝇是令人生厌的,猫是捉老鼠的,他们一定难以置信。他们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述都十分陌生,但他们有解冻的冰海,高耸入云的树木,壮丽崔嵬的环形山。异样的阳光与雨露,使得火星人也拥有了和地球上的亲戚完全不同的肤色和体质。
因此第一批火星移民中一定要有诗人,很多新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命名。
火星人偶尔会回望那颗蓝色的行星,那里是曾经的故乡。当年飘零异域的老杜终年想着买舟返乡,现在那些为拓展生存空间而远涉星际的游子即将乘坐宇宙飞船渡过漫漫银河,回地球看看。
怀乡的不只是人类,如果一千年后你有幸去火星探亲,你会在夜幕降临时看到一只只七色的长花冠的鸟站在最高的大厦上望着地球,赤红的眼珠里闪着渴慕,两翼扇动,奋力扇动,但再矫健的翅膀也飞不回中国南部那些蜿蜒壮丽的森林。